摘要:尺素原指,尺素原指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细长的绢帛或纸张,因其长度与一尺相当而得名。在古代,尺素常被用作书信的代称,寓意着书信的珍贵与真挚。此外,尺素也特指《汉书·...
团购微信:80898
2⒏47
尺素原指
尺素原指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细长的绢帛或纸张,因其长度与一尺相当而得名。在古代,尺素常被用作书信的代称,寓意着书信的珍贵与真挚。此外,尺素也特指《汉书·张敞传》中提到的“尺素征召”,即古代征召贤士的文书,后来也用来泛指书信。这一典故源于汉朝,当时人们用素白色的绢帛写信,由于长度与一尺相当,因此被称为“尺素”。尺素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达情感、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。
尺素象征什么
尺素在古代中国主要象征着书信。这一象征源于“尺素”一词的字面含义,其中“尺”代表短小,“素”代表白色、朴素,合在一起即指短小的白色布料,常被用作书写用的材料。在古代,人们常用绢帛等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,而尺素就是这种材料的一种。
此外,尺素也特指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细长的绢帛或纸张,因其长度与一尺相当而得名。在汉乐府诗集中有“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”的诗句,这里的尺素便是书信的代称。
因此,尺素不仅仅是一种物品,更承载了古代人们对于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重视与期待。
尺素原指
“尺素”原指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细长的绢帛或纸张,因其长度与一尺相当而得名。在古代,尺素常被用作书信的代称,寓意着纯洁、高雅和真挚的情感。这一词语出自《古诗十九首·饮马长城窟行》中的“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”,以及《汉乐府诗集·饮马长城窟行》中的“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”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此外,“尺素”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泛指书信,这一用法一直延续至今。例如,在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日忆李白》中就有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”这里的“寄书长不达”即是指书信难以送达,因为战乱频繁,道路阻隔。
综上所述,“尺素”原指古代用于书写的绢帛或纸张,后来演变为书信的代称,寓意着纯洁、高雅和真挚的情感。
咨询TEL:1808
9828470